突然想写点什么记录下自己最近的所感所想,但又总会想起那句“正常人谁写日记啊?下贱!”但是吧,有时候心里会积攒很多心事,甚至是心结,但是又不想告诉别人,或者不忍心打扰那些好朋友们,这时候写日记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了。之前有段时间写日记更像是对一个人倾诉,甚至渴望自己所写的日后能被别人看到,有了这种想法就少不得在日记中为自己开脱、辩解,而做不到真正的反思、忏悔。不过话说回来,将自己所有的心事都写在日记中未免太不安全,我想,这样的人不是真善良就是真愚蠢。
我想每个人都有欲望,或多或少,我总感觉初中时期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肆意挥洒青春荷尔蒙的人,往往在成年后很快结婚生子,步入平静的生活,当然我对他们并不足够了解,可能是我想当然耳。而那些看似自控力极强,不断压抑自己欲望的人,欲望通常并不会消失,而是不断的像岩浆一般累积,可能就在某个当口被某件事所引发,如同火山喷发一样爆发出来。后者所带来的惊愕比前者更甚,而后者我是有切身体会的,从初中的奋发向上,再到高中的不断堕落,再到大学时找回自我……我经历过从天堂堕入地狱,也经历过从地狱挣扎着爬上来的过程,所以两者的心态我都有所体会。
一个人要靠着吹牛、画大饼来赢得他人的赏识和好感,而不是靠自己的实干吗?从来没有人教过我这个道理,希望我永远不要学会这种“技能”,也不想学会。古人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竟是十分的应景,但是我并不是在自夸自己是千里马,而只是在吐槽他们不是伯乐罢了。一个人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吗?也许心理足够强大的人并不需要,然而被人认可和赏识终究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毕竟真正要做到“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并不容易。大家常说人是一种群居生活的生物,我曾对此说过一句,所谓的群居生活只不过是用一点点自由换取一点点安全感罢了。这可能是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工具并不发达,所以独狼并不能很好的应对外界的危险。但是现在呢?群居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一个人太孤独了。我可以理解为了给别人留下个好印象而特意尽量不违背别人的观点或建议,甚至是尽量附和、捧场,这其实是一种很棒的做法,至少显得不那么自私、自我。但是还是要把握好度吧。顺便一提,我有次觉得自己成熟了的时候正是第一次肯承认自己是个自私的人的时候,另一次是承认自己的观点并不客观,而是很主观的时候。还有一种蛮有意思的现象,当某人提出一个观点,在别人都赞同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不随波逐流、有主见,人们往往会故意找茬。正所谓为了反对而反对,其实更多的时候只是反对危害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当这件事发生在他人身上时就无所谓了。就如同我,有时候为了不显得那么谄媚,有时候会有种故意顶撞前辈/上级的冲动,以显示我是多么的正直,多可笑的心理呵!小时候会有很多长辈夸我安稳、不惹事,也许心里慢慢将它当成了一种好的做法,可以用它继续得到别人的赞赏,所以在社交的时候经常会显得特别愚钝,有时候也会有意无意的呆坐在那,而不是做我应该做的去服务别人。我想,有时候为了赢得别人的认可,甚至是为了钱,很多事都不丢人。
武志红说“良好的关系是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两者缺一不可”,我深以为然。之前我一直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哪怕在对方看来是举手之劳,后来回想起这些事,我一直后悔我错过了那么多与他人增进关系的机会。如果那时候我坦然接受了对方的帮助,虽然可能有点欠着别人人情的愧疚,但是也正是这份愧疚可以使得我在对方需要我的时候慷慨的付出。这是一个促进双方关系的良性循环。最近倒是也发现了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只是慷慨的付出,而不肯坦然的接受,实际上是将内疚感转移给了对方,正如我在书中所读到的,可能这样会使付出的一方在犯了大错时也有理由理直气壮,因为他平时付出的太多了。所以,我想重复一遍:“良好的关系是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两者缺一不可”。
我想我是一个在爱情面前容易自卑的人,也许有一点家境的原因?当然本人家境不算大富之家,但也算不上贫困。可能只是在穿着上没那么高的需求?自然我深知多花点钱在穿衣打扮上是件极划算的事。之前在武志红的《心灵的七种兵器》中读到过一句“我的自卑不是来自我的贫穷,而是来自爱的缺乏”,多少有些共鸣吧。说来奇怪,我是一个不吐不快的人,看到不顺眼的事情总想吐槽几句,而同时又很会掩饰自己对别人的喜欢,照理说,我这个年级的人不应该会难为情才对。可能是因为单身多年些许丧失了爱人和被爱的能力了吧!是的,在我看来,爱人和被爱都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的能力。此外,最近发现自己会陷入一种悲剧情节中,时常会有意无意的让自己看起来,甚至是变得悲剧,从而渴望得到别人的怜悯。而实际上呢,我的情况要比很多人都好得很得多。
关于“美”我也想讲几句,第一次对此有所思考还是在一场关于音乐的报告中,一位老师说音乐其实并不需要理解,你不用从中听出是高山还是流水,听出这首曲子到底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只用简单的去欣赏就行了。因为连不会说好的娃娃都能听懂音乐,听懂是悲伤还是欢乐,悲伤的曲子自然会缓慢、悠长,欢乐的曲子自然会快节奏、轻盈。又会想起有次有个人来我家,对着应该放各种收藏品、工艺品的书架说那里放着一个鞋盒真是太煞风景了,我当时的第一反映是这人是懂美的,美就是这么简单,只需要放一个工艺品在哪,而不是一个煞风景的鞋盒,虽然里面装的并不是鞋子。之前不懂行为艺术,比如一对艺术家情侣分手时相约从长城的两端出发,直到相遇,然后拥抱、祝福、分手。这是一种美,但是要是让我说到底哪里美,只怕还未出口意思就已少了几分,也许这是一种意境美。再如穷途而哭的阮藉,一直不停的走,直到走到路的尽头,随即放声痛哭,这不也是种美吗?只是,我所见过的发自内心的痛哭,大多数都是哭自己罢了,为他人而真心痛哭者,鲜矣。我真正意识到美这件事还是在读了《红楼梦》之后,准确地说是读了《蒋勋讲红楼梦》这本书之后,黛玉葬花哀悼花的凋亡、尤二姐自知大限将至整理好衣冠后吞金自杀、高傲的晴雯冤屈而死,死前在穷破之处与宝玉交换贴心衣物……这些不都是美吗?即使是死亡,也各有各的美。 说到《红楼梦》,又会让我想起当下的美国,《红楼梦》中的探春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也是十分的写实了。
这些年来也读了不少好书,但感觉这些书并没有让我的内心平静,带人宽厚。反而让我有幸一睹人性的恶,从这种角度出发我对人是无比悲观的。但换个角度,既已见识了这么多的恶,我想这世上不会有比这更糟的事了,所以我又是极其乐观的。
我们都曾经单纯、善良,对人无所防备,也曾在与人交往中受过伤害,为了避免再受伤,我们逐渐学会了掩饰自己,学会了与人交往时先以恶度人,从而也更加懂得保持真、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说到伤害,一个人受到伤害时总会下意识的防御,而最好的防御是攻击,最亲近的人最了解我们,也往往在争吵时伤我们最深。也许如果拿掉防卫,内心不那么脆弱,结果会好很多。
最后一段是之前的一点小想法,顺便写出来了,现在的我没这么丧。
当与他人产生矛盾逐渐疏离时,我经常会幻想是自己主动不理对方的,而对方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因此我必须不再理睬他,而我没有任何的错误。当然这种心理游戏和实际相去甚远,只是自己不想让自己内疚的把戏罢了,比较让自己内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 本文作者: 俎志昂
- 本文链接: zuzhiang.cn/2020/09/28/suibi-20200928/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Apache License 2.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